经审议,我局拟于近日内批准锡矿山(青丰河、涟溪河)历史遗留矿井涌水及地下渗水锑砷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入河排污口设置,现就论证报告相关情况予以公示5个工作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向我局来信来电进行反映。
联系地址:娄底市娄星区环保街99号;邮编:417000;联系电话:0738-******。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入河排污口设置批复决定提出听证申请。
|
项目名称 |
锡矿山(青丰河、涟溪河)历史遗留矿井涌水及地下渗水锑砷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入河排污口 |
|
设置地点 |
******办事处船山村涟溪河右岸 |
|
建设单位 |
******有限公司 |
|
论证单位 |
******有限公司 |
|
入河排污口概况 |
1、排污口坐标:E111.503531°,N 27.760396°; 2、排污口设置类型:新建; 3、排污口分类:工矿企业入河排污口; 4、排放方式:连续排放; 5、入河方式:明渠; 6、入纳水体:涟溪河; 7、排污能力:25.76万m3 /a; 8、排污口论证范围:涟溪河本工程入河排污口上游500m至涟溪河下游中连乡岩底下(中连溪矿山开发利用区末端),长度为5.72km。 9、排污口排污限值:采用“竖流沉淀 高效沉淀 吸附”的处理工艺,排放标准执行《锡、锑、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770-2014)中表2排放限值。 |
|
主要影响分析及水环境保护措施 |
一、主要影响分析 (一)入河排污口设置对水功能区水质影响分析 根据论证报告:根据预测结果可知,正常排放情况下,枯水期污水进入涟溪河后砷、锑预测结果超过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和表3中的标准限值。但对比W2断面(涟溪河下游1000米)现状监测数据,砷的浓度有明显下降(从现状0.0853mg/L下降到0.0582mg/L),锑的浓度有下降(从现状0.074mg/L下降到0.067mg/L);对比W3断面(涟溪河下游3500米)现状监测数据,砷的浓度有明显下降(从现状0.086mg/L下降到0.0578mg/L),锑的浓度有下降(从现状0.075mg/L下降到0.0658mg/L),说明项目实施对涟溪河的水质有改善作用;正常排放情况下,枯水期污水进入涟溪河后砷、锑预测结果超过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和表3中的标准限值。但对比W2断面(涟溪河下游1000米)现状监测数据,砷的浓度有明显下降(从现状0.0853mg/L下降到0.0582mg/L),锑的浓度有下降(从现状0.074mg/L下降到0.067mg/L);对比W3断面(涟溪河下游3500米)现状监测数据,砷的浓度有明显下降(从现状0.086mg/L下降到0.0578mg/L),锑的浓度有下降(从现状0.075mg/L下降到0.0658mg/L),说明项目实施对涟溪河的水质有改善作用;非正常排放情况下,枯水期污水进入涟溪河后砷、锑预测结果超过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和表3中的标准限值。且对比W2断面(涟溪河下游1000米)正常排放预测数据,砷的浓度有明显上升(从0.0582mg/L上升到0.111mg/L),锑的浓度有明显上升(从现状0.067mg/L上升到0.155mg/L);对比W3断面(涟溪河下游3500米)正常排放预测数据,砷的浓度有明显上升(从0.0578mg/L上升到0.0866mg/L),锑的浓度有上升(从现状0.0658mg/L上升到0.114mg/L),说明非正常排放情况下,污水排放对涟溪河的水质有较大影响;非正常排放情况下,丰水期污水进入涟溪河后砷、锑预测结果超过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和表3中的标准限值。但对比W2断面(涟溪河下游1000米)正常排放预测数据,砷的浓度有明显上升(从现状0.0576mg/L上升到0.079mg/L),锑的浓度有上升(从现状0.065mg/L上升到0.1006mg/L);对比W3断面(涟溪河下游3500米)现状监测数据,砷的浓度有明显上升(从现状0.0575mg/L上升到0.0691mg/L),锑的浓度有上升(从现状0.0649mg/L上升到0.0841mg/L),说明非正常排放情况下,污水排放对涟溪河的水质有较大影响。综上,非正常排放情况下,污水排放后涟溪河中砷、锑的浓度与正常排放相比较,均有明显上升,对水质有较大影响。因此,需要杜绝非正常排放的发生。 (二)入河排污口设置水生态影响分析 1、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 根据调查,涟溪河论证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湿地、重点保护与珍稀水生生物的栖息地、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润游通道、天然渔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保护区域。项目采用“源头减量 收集输送 末端优化”的技术思路对锡矿山历史遗留七里江铁矿矿井涌水污染进行治理。治理后七里江铁矿矿井涌水处理站尾水达到《锡、锑、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770-2014)中表2新建企业污染物排放限值后排放。从预测结果来看,项目实施对涟溪河的水质有改善作用。对水体水生态无不利影响。 2、对水生生物及渔业资源的影响 ①浮游动植物 因项目为环境治理项目,废水经矿井涌水处理站处理后,排放浓度明显降低,对论证范围内涟溪河的浮游动植物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②底栖动物 项目实施后对论证范围内涟溪河底栖动物的种类和生物量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③渔业资源 项目实施对涟溪河论证范围内的渔业资源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3、对论证范围内水体(水域)水生态的其他影响分析 本项目不产生温排水,不存在温排水影响水生动植物、鱼类等敏感生态影响问题。本项目没有排入典型盐类污染物,不会因排污口设置造成受纳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本项目影响区域内没有重要水域生态保护目标。 (三)对第三者影响分析 1、对水域用水户的影响 本项目纳污水域为涟溪河,论证范围内有1个已批准的工业生产取水口。取水口名称为闪星锑业放水巷泵房,允许取水量为3000m3/d,总取水量为105万m3/a,取水用途为工业用水。因本项目为矿井涌水治理项目,矿井涌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放,对涟溪河的水质有改善作用,不会对闪星锑业放水巷泵房取水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本项目入河排污口的设置不会对水域用水户产生不利影响。 2、对河道防洪影响分析 本项目入河排污口不在涟溪河河道内建设水工建筑,不占用河道范围,因此,本项目入河排污口的设置不会影响涟溪河河道防洪。 (四)入河排污口设置水环境风险影响分析 1、通过对污水处理站所选用的处理工艺及整个污水处理厂所建设施的分析,本项目可能发生的水环境风险事件为污水处理设施发生故障、停运导致废水未经处理事故性排放。主要原因为停电事故和机械故障造成废污水无法正常处理。 2、风险防范措施 根据项目可能发生的水环境风险事件,需采取如下防范措施: ①污水处理设施应采用双电路供电,水泵设计应考虑备用,机械设备应采用性能可靠的优质产品。 ②为使在事故状态下污水处理设施仪表等设备正常运转,必须选择质量优良、事故率低、便于维修的产品。关键设备应有备用,易损部件也要有备用,在事故出现时做到及时更换。 ③为使在事故状态下污水处理设施能够迅速恢复正常运行,应在主要水工建筑物的容积上留有相应的缓冲能力,并配有相应的设备(如回流泵、回流管道、阀门等)。 ④加强事故隐患监控,定期巡检、调节、保养、维修。及时发现有可能引起事故的异常运行苗头,消除事故隐患。 3、风险应急措施 当污水处理站发生设备故障、停电等原因导致废水非正常排放时应采取如下应急措施。 ①污水处理站发生设备故障造成废水非正常排放时的应急措施。 (1)停止污水提升系统的运行,使矿井涌水在七里江南入口矿洞处暂存,污水处理站停止进水。 (2)关闭污水处理站出水排放口。 (3)安排设备抢修,设备修好后根据需要调整污水处理工艺参数(如水力停留时间、药剂投加量等),尽可能保证不影响下一级处理设备的处理效果。 (4)污水处理站运行正常后打开出水排放口进行排水,同时开启污水提升系统,污水处理站正常进水。 ②污水处理站发生停电造成废水非正常排放时的应急措施。 (1)由维修人员对停电原因进行分析,厂内停电,由维修班人员进行抢修,及时恢复供电。 (2)若为外部停电,致电供电公司联系送电情况,询问是否为拉闸限电。 (3)确定为外部停电后,立即向生态环境局、公司总部等相关部门汇报,公司总部与所属供电部门联系确定恢复供电时间。 (4)恢复供电后,立即按操作规程即刻开启设备,恢复进水,设备恢复运行。 (五)入河排污口设置合理性分析 通过对本工程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分析,正常排放情况下,项目实施对涟溪河的水质有改善作用,排污口设置后不改变排入水体的水质类别,对下游水功能区水质目标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不会对其它用水户产生不利影响。 综上,项目入河排污口设置合理。 二、专家评审结论 专家评审结论:《论证报告》编制内容较全面,对入河排污口的位置、排水方式、入河排放总量、污水中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以及污水排放对水功能区水质、水生态的影响进行了论证,提出的排污口规范化建设、污水排放监控方案基本可行,论证过程阐述较合理,报告经修改完善后,可作为入河排污口审批的技术依据。 |